首页 > 工作文档 > 工作计划

社区科普年度工作计划

时间: 新华 工作计划

社区科普年度工作计划

一、计划的目的和意义

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,科普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。社区作为公众生活的基本单元,是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。开展社区科普工作,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,提高社区的文化氛围和服务水平,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。

本计划旨在明确社区科普工作的目标、内容、方法、分工和进度,为社区科普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和保障。

二、计划的目标

本计划的总体目标是:通过一年的社区科普工作,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,增强社区居民的科学兴趣和参与度,培养社区居民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,推动社区的科学文化建设。

本计划的具体目标是:

(1)组织开展至少 12 次社区科普讲座,邀请专家学者或科普志愿者,针对社区居民的关注和需求,讲解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,解答科学问题和疑惑,激发科学探索和学习的热情。

(2)举办至少 4 次社区科普展览,展示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成果,展示社区居民的科学创作和实践,展示科学技术对社区生活的影响和贡献,增强科学技术的亲和力和感染力。

(3)开展至少 8 次社区科普实践活动,组织社区居民参观科学馆、博物馆、实验室等科普场所,组织社区居民进行科学实验、观察、制作等科普操作,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科学竞赛、问答、评选等科普互动,提高科学技术的体验性和参与性。

三、计划的内容

本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:

(1)社区科普讲座。社区科普讲座的主题应涵盖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、工程技术、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,与社区居民的生活、健康、教育、环境等话题密切相关,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。社区科普讲座的形式应多样化,可以采用专题报告、对话访谈、互动问答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增加科普讲座的趣味性和互动性。社区科普讲座的时间应定期安排,每月至少一次,每次 1-2 小时,地点在社区活动中心或其他适合的场所,人数不限,免费开放。

(2)社区科普展览。社区科普展览的内容应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,展示科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,展示社区居民的科学创意和成果,展示科学技术对社区生活的改善和促进。社区科普展览的形式应多媒体化,可以采用图片、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模型、实物等方式,增加科普展览的视觉性和感知性。社区科普展览的时间应灵活安排,每季度至少一次,每次 1-2 周,地点在社区活动中心或其他适合的场所,人数不限,免费开放。

(3)社区科普实践活动。社区科普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科学技术的前沿和热点,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实践,培养社区居民的科学技能和素养,激发社区居民的科学创新和贡献。社区科普实践活动的形式应实践化,可以采用参观、实验、制作、竞赛、问答、评选等方式,增加科普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和参与性。社区科普实践活动的时间应适时安排,每两个月至少一次,每次 2-4 小时,地点在科普场所或其他适合的场所,人数根据活动内容和场地情况确定,收取适当的费用。

(4)社区科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。社区科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应涉及社区科普工作的各个方面,发布社区科普工作的通知和安排,分享社区科普工作的经验和心得,推送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,收集社区居民的反馈和建议,构建社区科普工作的网络支持和服务。社区科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应互动化,可以采用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、链接、投票、留言等方式,增加科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信息量和互动性。社区科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时间应持续更新,每周至少一次,地点在网络上,人数不限,免费开放。

四、计划的方法

本计划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:

(1)调查研究。通过问卷、访谈、座谈等方式,了解社区居民的科普需求和兴趣,分析社区居民的科普特点和差异,确定社区科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,制定社区科普工作的方案和措施。